那些“蒸”出來的輪胎
每到夏季,杭州中策橡膠集團有限公司的硫化車間里愈加炎熱,硫化工人們在40℃的熱浪里堅守崗位,每天出產輪胎1.5萬條。
夏日來到硫化車間,陣陣熱浪撲面而來,猶如置身于一個“烤箱”中。101臺硫化機同時開工,排放出大量熱量。工人們汗流浹背地忙碌著,車間主任助理朱林飛說:“我們這里,冬天也可以穿短袖,到了夏天,比太陽底下還要高上幾度。”
硫化是橡膠加工的最后一道程序,目的是為了加強橡膠的拉力、硬度、彈性等性能。硫化工的工作是將橡膠生胎經過高溫高壓的硫化機最終成型,制成人們常見的輪胎。
“一臺機器同時硫化兩條輪胎,根據(jù)規(guī)格不同,需要12-20分鐘時間?!睕]說幾句,一臺機器的硫化程序就已經完成了。硫化組長徐衛(wèi)快步走向控制臺,按下幾個按鈕,就見硫化機的鐵模慢慢抬起,露出了冒著絲絲白氣的輪胎。
“你看,生胎在機器中‘蒸’的過程中還要印上花紋?!毙煨l(wèi)邊說邊抹了把額頭上的汗水。硫化時所用的高溫蒸汽約200℃左右,因此,剛出灶的輪胎也有120℃的余溫。檢查無問題后,輪胎通過傳送帶集中到車間的另一端。機械臂再次將兩只生胎放進了硫化機內。這邊剛剛結束,還沒來得及歇一歇,另一臺機器的時間也到了。
粗粗一算,每臺機器寬4.5米,每一個硫化工同時操作一字排開的8臺硫化機,一天硫化近百個輪胎。他們沿著通道來回跑動,一個來回最短9米,最長72米,一天下來,不亞于進行了一次越野跑,對體力要求甚高。
硫化車間里有兩種活特別“燙手”——換膠囊和換模具。正巧有一個硫化機需要更換膠囊,徐衛(wèi)已經走到需要更換的機器前忙開了。原來,生胎硫化時,內部需要放一個硫化膠囊,為的是把生胎吹起來使其與模具緊密接觸。每完成300個輪胎的硫化,就需要更換一個膠囊。徐衛(wèi)帶著厚厚的手套,將膠囊從鐵制的托盤上拆下來,他表示,這個硫化膠囊有100多度。
而在另一排硫化機前,幾個工人正在換模具。朱林飛說,機器關停后,鐵模具上的余溫也有200多度,等一個小時后換好了,模具才不燙手。
工作環(huán)境差,加之輪胎、模具等單個就有四五十斤……硫化車間里是沒有胖子的。
相關文章
版權聲明
凡注明“來源:輪胎世界網”的文字、圖片和視頻作品,版權均屬輪胎世界網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;已經書面授權的,在使用時必須注明“來源:輪胎世界網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有關版權事宜請聯(lián)系:13071111139 郵箱:fenglh@tireworld.com.cn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