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量歐美輪胎產能轉移至亞洲
近期,歐美輪胎產業(yè)“立冬”,頻繁傳出關廠、停產的新聞。
大量產能退出的同時,亞洲地區(qū)又上馬多個新建輪胎項目。
種種跡象表明,全球輪胎產能的洗牌速度,正進一步加快。
歐美輪胎產能銳減
11月5日,米其林宣布,將在2026年年初關閉法國兩家輪胎廠。
這家行業(yè)龍頭坦言,受亞洲輪胎的沖擊,其歐洲工廠已產能過剩。
兩天后,住友橡膠宣布關停美國輪胎廠,并解散運營公司。
該企業(yè)在美國的輪胎銷售,將全部轉為從泰國、日本進口。
住友橡膠表示,相比美國工廠連年虧損,進口更有利可圖。
同為日本企業(yè)的普利司通也不好受,3家西班牙工廠相繼停產。
歐洲汽車行業(yè)“已入寒冬”,是其遇到的最大挑戰(zhàn)。
不管原因如何,上千萬條輪胎產能撤出歐美,已成事實。
亞洲輪胎產能暴漲
歐美關廠亞洲忙。10月末,米其林在印度舉行了擴建項目奠基儀式。
新項目將在原有卡客車輪胎基礎上,新增乘用車輪胎產能。
緊隨其后的是普利司通,投資6億元人民幣,擴建兩大印度工廠。
另一邊,大陸集團在今年7月,宣布泰國廠擴建300萬條產能。
同期,橫濱橡膠菲律賓工廠開工,規(guī)劃年產能超1000萬條輪胎。
這些產能落地,也為中國輪胎的海外基地,平添了不少壓力。
(本文為輪胎世界網原創(chuàng)作品,轉載請注明來源:輪胎世界網)
版權聲明
凡注明“來源:輪胎世界網”的文字、圖片和視頻作品,版權均屬輪胎世界網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;已經書面授權的,在使用時必須注明“來源:輪胎世界網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有關版權事宜請聯(lián)系:13071111139 郵箱:fenglh@tireworld.com.cn
